湖广边界有一座黄墙山, 山腰处有一山洞, 洞口不远处有一瀑布飞泄而下, 当地人称 “箥箕洞”、“吊尸(丝) 洞”、“藏军岩”, 史书称“藏军洞”。据史籍载, 这是明宏治十四年城步大地茶园寨李再万率领湖广边界近四万苗瑶起义军最后一支军的归宿地。据史志记载与民间传说,洞中除了藏有上万义军尸骨外, 还有大量武器及无数金银财宝, 若开发成功, 价值连城?
明宏治十四年(1501), 李再万为首率领大地茶园、横水、扶城、边溪等四十八寨及广西义宁(龙胜) 的泥田、小江、万山等三十余寨近四万苗瑶民众反抗明廷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明廷令巡抚阎仲宇急调湘、桂、黔三省44000余官兵分三路进剿, 沿途施行“三光”政策, 见人就杀, 见寨就烧, 义军被包围, 广西方向的义军几乎杀尽, 湖南方向的义军人数越来越少, 并被围困在茶园寨这一殚丸之地中。为了保存有生力量, 剩余的近万人决定冒着风雪突围, 从茶园寨向湖广边界的大山中且战且退。“阎仲宇征茶园贼李再万, 遣别帅攻门楼坳。贼避坳上下木石以击官军, 官军不能进。栏牛乡勇某告帅道: 此地峻险不可攻, 此地东南五十里许, 横龙界有小径可达茶园。若以千人度界, 贼必走矣。别帅从之, 度界至大侯。贼闻之皆奔广西黄墙丶 炮溪两山中, 官军乘之, 但大雪不能上, 乃壁山下, 及雪止冻鲜。官军搜山, 寂无一人, 骇曰: 是已岂飞走耶? 数日有土人诣军前告曰: 山上有洞, 四面皆悬崖, 中可容数万人, 有巨藤自洞底传山巅, 贼必乘藤而下, 匿其中也。官军导得其虅, 贼众万人, 今皆饿死洞中。今土人名其曰: 藏军岩。”(清道光《宝庆府志》引《五峒风土记》) 官兵寻得其藤,将巨藤砍断,义军无法出洞, 坚守茶园寨的最后一支义军全部葬身于该洞中,以李天宝为首的苗瑶起义划上句号。为了强化对当地苗瑶民众的统治与管制, “巡抚阎仲宇因上状割绥宇七里半,武冈二里半,拓城步巡检司旧址置城步县, 隶宝庆。”(《武冈州志卷一·大政忠》第十八至二十页) 这就是城步建县的由来。
笔者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参加文物普查时, 在湘桂边界的杨梅坳听到当地的苗族老人向我们提出建议: 其实最具有普查价值的是 “藏军洞”啊!我在阅读地方史籍时对“藏军洞”多少有些了解, 当时的文物普查工作己接近尾声, 还剩下几天时间, 我们何不去看看这个神奇的山洞?于是我与临时聘请的文物爱好者刘诗铨从高桥出发向目的地走去。黄墙山位于杨梅坳西北方向, 我们边走边调查, 走了约30公里山路到达城步与龙胜边界地。这里有一条小溪称 “炮溪”, 因其源头在炮溪山, 故名, 是两省的界溪, 两省的居民成犬牙交错状居住在界溪两边。炮溪山又名贺家界, 海拔845米, 系湖广两省界山; 黄墙山海拔约1000米, 史书记载中的“藏军洞”位于黄墙山西边半山腰。我们沿溪而上向黄墙山脚走去, 傍晚时分在一蒲姓瑶民家落脚。蒲老看上去70多岁, 话语不多,身体患病, 已是风烛残年。当我们与他谈及“藏军洞”的话题时, 他的精神立即振作起来, 向我们讲述了他年青时参与去“藏军洞”发财的故事: 民国末年的一天, 他与本寨两名瑶族青年心血来潮, 想去“吊尸洞”发一笔意外财。 他们怕鬼, 明白 洞中藏有上万个冤鬼, 故不敢轻举妄动; 于是先准备了香烛、冥钱、三牲供果等祭品和一只大雄鸡装入竹篮, 扯出四根箩索, 每根长约5米, 向洞口走去。到了目的地后, 他们 先在洞口燃香点烛祭祀, 然后又另外点燃香烛, 将三牲供品与雄鸡都装在竹篮里, 用四根箩索连接起来将竹篮慢慢地往洞内下放。洞口只有民间用的箥箕大, 故又名“箥箕洞”, 洞口朝西,周边长满了杂草。他们爬在洞口边沿小心地将竹篮往下放, 箩索己放完还未到底, 他们只好将竹篮提升至洞外。只见香烛全部熄灭, 雄鸡死亡, 供品的摆放位置己变动, 他们三人大惊失色, 认为有群鬼作怪, 吓得慌忙逃回家中, 惊魂未定地在床上躺了三五天。此事在当地引起哄动,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提去“吊尸洞”发死人财一事。
根据我们目测, 从蒲姓老人家至 “藏军洞”直线距离至少有10公里, 实际距离约20公里, 且山深林密, 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们也不敢寞然前往山中实地考察, 以解 “藏军洞”之谜。第二天清晨, 我们告别蒲老回到乡政府。
根据蒲姓老人讲述的亲身经历分析, 该洞内应该是严重缺氧才会造成香烛熄、雄鸡亡的事实, 说明当年被湖南义军带进洞中的武器应该还保存完好。《宝庆府志》中记载的有些数据不一定完全准确, 官军为了报功, 所谓“贼众万人” 的记载估记有水分, 我们分析只有1/3的正确, 也就是说只有3000人左右。因为在官兵围剿茶园寨和义军突围的战斗中肯定有伤亡,如果此数据分析正确, 洞中至少有3000件武器。最后一支义军在逃亡时可能带有大量“军费”, 按保守估计每人平均二两白银计算,也该6000余两,还有各自的银质首饰在外。蒲姓老人说了一句内心话: 这支冤死在洞中的义军全部是湖南城步的苗瑶民众(他自己的祖先也是当年从城步逃亡到广西安家的),这笔遗产若开发出来价值连城, 理应归湖南城步所有才对。如今,汀坪乡一李姓干部和儒林镇一刘姓农民曾多次实地考察,其实他们是梦想发这笔意外财, 我知道后劝他们千万不要乱来!他们也觉得难度很大:一是怕触犯法律。《文物保护法》规定:“地下一切文物归国家所有。” 犯法之事风险太大; 二是归属问题。黄墙山也是湖广界山,东面归湖南,西面归广西龙胜,而“藏军洞”恰恰在西山腰,若处理不当会引起两省之间不必要的争议;三是极其危险。由于对洞中的情况不明,就是配置先进的科学设备(氧气、电瓶等)进洞,也同样存在危险,若牺牲在洞中成为新的“冤鬼”, 太不合算了。
城步建县与李再万领导的苗瑶起义失败在时间上基本同期, 至今己是500余年。史志记载与民间传说中关于“藏军洞”内的情况扑朔迷离, 有待进一步考证。这一历史遗案至今未揭示, 成为历史之谜。“藏军洞”之谜何人能解开?
(作者系邵阳市政协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