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推进邵阳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的提案摘要
建议:
一、加强资金监管,做到专款专用。确保用在刀刃上,用在实处。
二、出台指导文件,规范操作行为。市政府出台符合实际情况的指导性文件,规范老旧小区改造的全过程。
三、做好政策宣传,争取群众支持。强化政策宣传,让群众清楚老旧小区改造相关规定,了解其应尽的主体责任和义务。
四、完善规划设计,改造一步到位。要完善老旧小区改造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各类人群的需求。
五、提前排查摸底,取得业主支持。制订科学合理的改造设计方案,取得小区全体业主的支持。
六、整合线路管网,排除安全隐患。要通过埋地或整合到线管或桥架的方式,使其不裸露在外。
七、车位充裕便民,休闲设施普惠。要充分考虑停车位的施划,保障车辆的停放及安全。增加公益休闲设施。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就《关于推进邵阳市老旧小区改造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摘要
一、资金拨付直达,确保成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纳入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纳入年度绩效评价工作,省财政厅直接下达专项资金到各县市区财政局。2021年度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31个,于2022年6月前全部完工,完工率100%;2022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26个,已完工326个,完工率100%。截至10月底,2023年全市380个小区全部完工,完工率100%,完工率和完成投资率在全省均排名第一。
二、强化政策保障,有序推进。市人民政府出台了《邵阳市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邵市政办发〔2020〕5号)文件,下发《邵阳市城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制定了《邵阳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规划》,有序推进。坚持老旧小区改造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共同缔造,多方参与;市级统筹,区级负责;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综合改造,基础优先”。充分调动居民参与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优先对居民改造意愿强、参与积极性高、有出资意愿的小区实施改造。坚持一区一策,精准施策,合理制定改造方案。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力求建成美好居住社区。
三、加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工作。2021年8月市政府办印发《邵阳市推进市城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市辖三区由市财政补贴5万元/台,各区根据财力情况给予适当补贴。构建住建、资规、市场监管三个部门联合验收机制,市级财政补贴已拨付到三区,由各区支付给项目申请主体。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摘要
建议:
一、加大扶持力度,解决资金难题。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二、加大培训力度,壮大服务队伍。加强对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建立养老机构服务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大力引进养老服务的管理和护理人才。努力培育一支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
三、提高政策落实力,体现政策公平性。要强化政策设计的科学性、精准性、可操作性。要强化政策的宣传解读和落实的督查督导。政策要减少或消除差别待遇。
四、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化服务格局。加快养老与房地产、医疗、保险、旅游等融合步伐,大力发展旅居养老、农家养老、以房养老、养老社区、康养小镇等新兴业态。
五、加大宣传引导,转变养老观念。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或机构参与养老慈善捐款。建立起正确的养老观念。
市民政局就《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摘要
一、加大扶持力度,努力解决资金难题。一是加大扶持力度。落实福彩公益金的55%以上用于养老事业发展。建立落实补助政策。二是争取上级资金。积极争取中央、省级专项资金。三是扩大补贴范围。将80-89岁老年群体纳入高龄补贴发放范围。
二、强化人才培养,持续壮大服务队伍。一是组织集中培训。开展了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养老机构安全培训。二是完善人才补贴。明确护理岗位补贴标准。三是积极探索创新。整合邵阳学院、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等教育培训资源,组建养老护理员培训“专家库”。
三、推动政策落实,激发养老市场活力。一方面,科学制定政策。出台了《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制定了《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另一方面,全面压实职责。全力推动《邵阳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邵市政办发〔2021〕11号)落地落实。
四、推动体系建设,构建多元养老格局。一是聚焦机构养老,全力保障老有所养。新增特困人员护理型养老床位400张。在全市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消防改造提升养老机构安全水平。二是聚焦居家养老,全面打造老有所居。对全市4800户老年人按照“一户一策”原则进行家庭养老床位适老化改造;提供上门服务9600人次。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三是聚焦社区养老,努力实现老有所乐。在市城区新建10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使老年人不离社区就近享受方便快捷的多样化生活照顾服务。
五、加大宣传引导,转变传统养老观念。成立养老服务工作宣传小组,持续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活动,推广养老服务工作。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坚定就业优先战略 推动就业⾼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摘要
建议:
一、全面清查摸底,精准帮扶就业对象。组织一次劳动力人口大调查,全面摸清家底。在就业人口中,将大学生群体、退役军人、农民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对象。对大学生群体采取“六个一批”举措促就业,鼓励退役军人积极自主创业,充分利用帮扶车间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二、精准聚焦发力,唱响就业工作“主打歌”。强化困难群体就业帮扶,落实困难群体优先政策。积极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切实发挥公益性岗位在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中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托底”安置作用。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素养。
三、立足求真务实,强化政府服务职能。保就业,首先要保企业。政府要以“妈妈式服务”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融资难、用地难、培训难等实际困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贴心服务。
市人社局就《关于坚定就业优先战略 推动就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摘要
一、突出重点稳就业。始终坚持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伤残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脱贫劳动力和退捕渔民等群体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对象,加大创业项目的融资支持,提供创业担保贷款项目。
二、培训赋能提就业质量。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培养有针对性的职业工种,稳步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打造技能人才,不断加快高技能人才建设步伐。
三、援企稳岗保市场主体。通过“减”“降”“缓”“返”“补”政策组合拳和优化审批服务、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援企稳岗保就业。
四、优化服务强就业基础。完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依托原有农村劳务经纪人,明确就业群体基本信息,推进“城乡劳动力资源数据库”确保数据库信息精准有效,开展春风行动、“311”就业服务等专项就业服务活动,做实就业工作。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实施“健康邵阳”行动方面的建议》的提案摘要
建议:
一、要大力提倡健康生活的理念。一是要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加大公共场所吸烟的惩治力度。二是部门要加大酒类流通的监管力度,不让假酒、劣质酒流通市场。三是提倡少油少盐的健康饮食。四是要加大公共场所的锻炼器械的投放以及维护。
二、要加大宣传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要积极推广疫苗接种以预防相关疾病。对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对青春期以后的女性推广“宫颈癌”疫苗预防宫颈癌,对老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推广“流感疫苗”预防流感、“肺炎”疫苗预防肺炎,以达到减少相关人群疾病发生的目标。
三、要加大定期健康体检宣传力度。提倡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筛查疾病的目标。将常规体检纳入到医保报销范围。应大力宣传常见疾病的科普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卫生意识。
市卫健委就《关于实施“健康邵阳”行动方面的建议》提案的答复摘要
一、关于大力提倡健康生活理念所做的相关工作。大力开展禁烟、控烟行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无烟党政机关建设的通知》、《邵阳市深化无烟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就无烟单位创建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深入宣传、营造控烟浓厚氛围。截至当前,我市已实现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机构、无烟学校建设100%全覆盖,共建无烟党政机关998家,无烟医疗卫生机构4189家。积极开展宣传过度饮酒、尤其是酗酒的危害。倡导少盐少油的健康饮食。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纳入县市区卫健局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内容;通过举办线上线下培训班,特邀省级专家授课,大力倡导不过量饮酒、酗酒、少盐少油等各种健康饮食习惯。
二、关于加大公共场所的锻炼器械的投放与维护。实施城乡体育健身工程 ,配套建设乡镇多功能篮球场、行政村健身路径器材,全市农村乡镇、行政村(社区)健身器材配套率达85%以上,城市社区健身器材配套率达100%;通过举办百姓喜爱的各类体育比赛、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展工间操等赛事活动,在全市范围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带动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健身。据统计,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9.6%(常住人口);提高公共场馆的对外开放率,全市现有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实行免费低收费开放,发挥了公共场馆为群众健身服务的作用。
三、关于加大宣传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所做的相关工作。开展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和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实施新生儿群体疫苗接种计划,免费接种乙肝、百白破、脊髓灰质炎、水痘等疫苗;完成全市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98311人,完成任务比例102.58%;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完成30343人,目标人群覆盖率为114.94%;先心病免费筛查目前完成30632人,目标人群覆盖率为116.03%;搭建心理援助公益服务平台等,促使全市心理健康素养率达28.42%。
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关于加大对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建议》的提案摘要
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建立市、县、乡、村(社区)四级残疾人救助架构体系,形成政府领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覆盖城乡的残疾儿童救助机制。科学制定残疾儿童救助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
二、打牢底数基础。对残疾儿童的基本情况进行建档立卡、登记造册,分门别类建立详细的残疾儿童数据库。
三、强化部门职责。要建立残疾儿童救助联合统筹协调机制。卫健、妇幼部门加强“源头”管控,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民政部门要积极开展婚前检查;教育部门要关注适龄残疾儿童融合教育;残联要加强对定点康复机构的监督力度,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医疗机构要提升康复治疗能力。
四、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宣传力度,使有康复需求和适应指征的残疾儿童及时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和康复服务。
市残疾人联合会就《关于加大对全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建议》的答复摘要
一、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市、县、乡、村(社区)四级残疾人救助架构体系,形成政府领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覆盖城乡的残疾儿童救助机制。细化残联、卫健、民政、人社、医保等相关部门单位任务清单,市政府残工委积极发挥牵头抓总职能,分级抓好落实,同步建立议事协调及督导考核机制,形成了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摸清底数基础,精准提升康复服务。结合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不断更新完善残疾儿童数据库信息,开展残疾儿童摸底筛查评估,进行科学分析与整理,动态管理,启动早筛联动机制,坚持“应救尽救”原则,最大程度满足残疾儿童康复需求。
三、强化部门协同,统筹协调推进康复救助。各相关部门在市政府残工委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各自职能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各项工作。民政部门积极开展婚前检查,解决残疾儿童医疗康复救助中的生活等困难;教育部门关注适龄残疾儿童融合教育;残联进一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加强对定点康复机构的监督力度;医疗机构提升康复治疗能力,增加康复服务项目种类,完善设施设备,便民利民。
四、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扩大重点民生实事品牌影响力,残疾预防日期间,在全市启动了儿童早期筛查周活动。办好残疾儿童家长学校,普及家庭康复技术,增强残疾人及家庭的康复意识和能力,开展接种、预防性咨询及指导、预防性保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预防与康复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