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工商联优势 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建设
市工商联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了重要规划部署,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2017年10月,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这为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前进方向和广阔平台。
工商联作为党领导的面向工商界、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既是政协各界别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非公经济人士参加协商民主的组织者和代表者,拥有区别于其它社团的参政议政职能和独特的经济、社会优势。新形势下,各级工商联应当立足优势,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为加强协商民主建设贡献力量。
一、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优势,培养协商民主主体
“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首要的就是推进协商民主主体广泛化、多层次化。工商联所联系的非公经济人士足迹遍布各地、行业包罗万象、涉及阶层广泛、社会精英众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者、经济发展的核心生力军,是协商民主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各级工商联组织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组织体系完备、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广泛的优势,切实抓好非公经济人士队伍建设,在壮大数量、提升质量、增强能力上下功夫,打造一支参与协商民主的精锐部队。
1.加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紧紧围绕提高工商联在协商民主主体中的代表性、话语权、专业度,切实抓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重点建好三支队伍:一是壮大会员队伍,筑牢协商基础。建立完善非公经济人士信息动态管理数据库,强化联络交往和综合评估,把思想素质好、懂经营会管理的优秀非公经济人士选拔到代表人士队伍中来。吸收会员既要注重经济实力、社会贡献,也要注重不同行业、年龄梯次,同时充分考虑新生代、中小微、商会社团等各方面情况,切实扩大代表人士队伍的覆盖面和代表性,为搞好协商奠定基础。二是荐好代表委员,培养议政精英。做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进一步完善推荐的标准和程序体系,积极推荐素质高、贡献大、能力强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和行业商会等社团组织的领导者,努力培养一支参政议政的精英队伍,切实增强工商联在协商民主中的话语权。三是打造专家团队,形成独特优势。及时掌握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情况和动态,注重从中发现培养一批在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涉企法律服务、政策研究等方面有建树的专家,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成立“专家顾问团”等,着力打造工商联参与协商、议政
建言的优势智囊团队。
2.强化对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引导。工商联要进一步深化对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有效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高度重视协商、认真对待协商、主动参与协商。重点要抓好三项教育:一抓“四信”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持续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增强非公经济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引导非公经济人士把自身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激发其参与协商的动力。二抓时政教育,培养战略眼光。及时传达国家重要战略、政策、信息,适时组织针对宏观经济、全球局势、热点问题开展培训,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冲破思维定势和主观偏见束缚,完成从企业家到参政议政人士的角色转变,使之能够站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非公经济发展的大局上看事情、想问题。三抓法治教育,守牢法律底线。切实做好法治宣传培训、法律援助服务、法治文化推广等工作,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知法、懂法、学法、用法、尊法、守法,奠定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协商的法律基础。
3.帮助非公经济人士提升协商能力。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大多都是本地区或某领域的佼佼者,但仅凭从商或管理经验,是无法做好协商工作的,各级工商联应当针对协商民主的实际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提升综合素质和协商水平。一是增强“研”的能力。要通过教育培训和实地调研,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在调研中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调研的情况实事求是,发现的问题踩到点上,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二是提高“谏”的本领。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尤其是新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常执委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要首先引导了解现有参政议政的途径、方式和程序,使之既准确把握参政议政的“点”,又充分掌握好参政议政的“度”,真正参好政、议好政。三是提升“商”的水平。帮助非公经济人士了解协商基本知识,通过协商实践反复总结经验,不断增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确保科学合理的建议得到充分表达、及时采纳、有效落实。
二、充分发挥现有平台优势,拓展协商民主渠道
当前,我国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是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正在逐步探索的社会组织协商。在诸多协商渠道中,工商联的地位有其特殊性,作为一个独立界别,可以参与政府、政协协商;作为人民团体,可以探索自身的协商平台;作为拥有大量商会会员的总商会,可以在商会等社会组织中开展协商;作为触角延伸至县一级的单位,可以推进基层协商;作为拥有数量不少的非公经济领域人大代表的团体,可以参与人大协商。因此,在协商民主广泛渗透到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多种多样的民主协商实践不断涌现的大环境下,工商联应当充分发挥自己既是一个协商平台、又可广泛利用其他协商平台的优势,不断拓展协商民主渠道,在协商民主中有力发声、积极作为。
1.依托政协平台,开展政治协商。政协协商层次高、代表性强、课题事关全局、社会影响大,是非公经济人士能够参与的较高规格的协商活动,工商联应当充分发挥界别特色,依托政协主席会、常委会、全会、专委会等平台和座谈、调研、视察、提案、社情民意等载体,积极在政协舞台推进协商民主建设。要积极参与专题协商。广泛发动工商联会员,集中会员特别是执常委的智慧和力量,积极参与专题协商的选题、论证、协商、反馈等各个环节工作,注重推荐事关发展大局、国计民生、长远利益和群众关注度高的课题,集中精力开展好调查研究,精心准备好相关发言材料,及时跟踪反馈协商落实情况。要认真开展界别协商。一方面,要经常联系本界别的群众,创造条件让工商联界别代表深入基层、社区、农村,听取民情民意,并及时表达界别的主张和意见建议。另一方面,要在政协多争取工商联界别的专门协商活动,加强与本界别相对应的政协经科委的互动,切实增强界别人士参与协商的积极性。要扎实做好提案协商。要着力构建各级工商联、商会组织、机关部门和会员企业“四位一体”的提案网络体系,通过每年每名政协委员和工商联机关干部完成一件提案等方式保障提案数量,通过科学调查、收集第一手材料、加强修改把关等方式提高提案质量,坚决克服提案工作的随意性、盲目性和短期行为。
2.依托政府平台,开展行政协商。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决策协商。组织广大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参与决策听证、专家咨询、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及其他协商对话活动,在干部选拔、行政执法、招投标、预决算的社会公示中主动反映情况,在公共事务决策听证中发表看法,在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规划、重要改革、重点举措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时积极反馈意见。二是评议协商。工商联要创造条件支持非公经济人士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建议和批评,探索与监察、行评、纠风等单位联合开展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推动政府职能部门改进工作作风,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能;要支持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党政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对重大方针、政策、部署和重点项目工程等反馈情况,提出建议;要推荐非公经济人士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执委和无党派人士等担任特约监督员,如特邀监察员和审计员、作风巡察员和监察员、人民陪审员、项目监察员等等。
3.依托工商联和商会组织,开展社会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必须在党委政府协商、政协协商、相关部门协商等“体制内”协商的基础之上,更加重视社会各个层面的协商,于工商联而言就是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在工商联开展协商。通过非公经济领域代表座谈、专家咨询、界别活动等各种方式,直接在工商联机关开展协商,探索把工商联打造成为一个专门的协商平台,使之在工商联参与政党、人大、政府、政协等各类协商之前起到先行协商作用,在非公经济领域缺乏协商的事务上起到探索协商作用,在商会和企业需要共同协商的事务中起到组织协商作用。二是在商会和企业开展协商。通过在工商联直属商会建立内部协商机制,引导商会、会员企业进行民主决策,解决好行业领域内的规则制定、沟通协商等各方面的问题,促进本行业内部、企业之间公平竞争、互利共赢。依托工商联现有的“三方四家”机制,进一步推进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通过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管理机制的完善,实现企业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平等对话、利益兼顾。三是在基层开展协商。鼓励引导基层工商联、社会组织、联系帮扶社区与企业互相之间以及组织内部开展各种协商,通过“有事常商量”的好习惯,使各项决策更科学、民意支持更广泛、工作推进更容易。
三、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丰富协商民主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协商民主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既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又有影响群众具体利益的各项决策,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工商联要充分发挥自身与党政机关联系紧密、参与协商渠道众多、协商主体层次广泛的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事务中参与协商、组织协商,不断拓展工商联的协商范围和内容。
1.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事项开展协商。组织非公经济人士中的人大代表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立法协商。组织非公经济人士中的政协委员针对国计民生政策措施、行政区划调整、产业和城镇发展规划、文教卫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部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协商。
2.紧紧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开展协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工商联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加快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必然是工商联界别的重要协商课题。一是围绕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建言献策。重点针对地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旅游经济、城镇经济发展以及新兴产业、商圈、科技、电商、创新创业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针对扶持非公经济领域的大、中、小微等各种不同类型行业和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扶持引导政策和建议;针对非公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的土地、资金、政策、人才、环境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健全银政企协商机制,全力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二是推进非公经济领域内部民主协商。加快推进商会建设,引导直属行业商会就行业秩序维护、行业规范管理、会员权益维护、党团组织和工青妇组织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开展班子协商、会员协商。加快完善企业内部协商机制,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其他形式,广泛发动职工对企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其它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促进企业决策民主、利益关系公平公正、职工团结和谐。三是围绕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出谋划策。建立健全与经信、工商、税务、民政、人社等各方面的合作机制,就非公经济人士的团结、服务、引导、教育开展协商,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立健全与党政机关、政府部门、统一战线等各方面的协商机制,积极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争取更多参与协商、议政、监督的机会,引导其有序参与政治事务。
3.紧紧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开展协商。非公经济社会组织和非公经济人士能够帮助调节社会利益,促进社会有序运行,是社会运行的“减震器”、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工商联要引导非公经济人士通过协商,在创新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一是要通过协商反映民意、维护权益。引导非公经济人士主动了解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在协商中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各界群众的意见,旗帜鲜明地代表所联系的工商界群众的合法权益。二是要通过协商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引导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积极参加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社会公益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竭力回报社会。鼓励商会和企业成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组织,在群众信访调处、矛盾化解、情绪疏导等方面发挥协商协助作用。三是要通过协商维护平安、促进稳定。积极指导商会、企业在订立行规行约、生产经营企业自律、产品安全质量管理、事故预防等方面开展协商,最大限度减少可防性问题的发生。
四、充分发挥职能职责优势,强化协商民主保障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规定:工商联要“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的政治协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积极参政议政。”可见,协商既是工商联的职责,也是工商联的义务,各级工商联要充分发挥这一职能优势,进一步锤炼技能、磨砺本领,为推进协商民主提供有力保障。
1.加强工商联机关建设。要加强工商联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工商联机关干部培养、考核、激励机制,选调政治素质好、统战意识强、知识结构合理、熟悉经济工作、年富力强的干部充实各级工商联, 优化工商联领导班子中党内外干部和专兼职干部结构,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工商联干部队伍。要深入开展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加强对关系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和现代商会建设与管理等问题的研究。要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工商联机关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执行能力和工作效能。
2.加强沟通联络。协商民主的主体、组织、落实涉及方方面面,工商联只是其中一环,必须切实加强与政协、党政部门、非公经济人士等各方面的联络,才能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为协商民主做好对接。一是要加强与政协的联络。政协是工商联发挥协商民主作用的主平台,工商联要积极主动地加强与政协的工作联络,充分利用人民政协这个政治舞台开展协商议政活动,多建睿智之言、多谋务实之策,在推进改革发展中有作为、有影响、有贡献。二是要加强与党政部门的联络。党群机关和政府经济部门的工作与非公经济发展、非公经济人士成长都有着密切联系,最需要来自非公经济人士的情况、意见和建议,工商联要加强与这些部门的联络,健全沟通机制,架起沟通桥梁,畅通沟通渠道,切实为部门和非公经济人士做好对话服务工作。三是要加强与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联络。工商联不仅要懂政治、懂政策、懂业务,还要增强人格魅力、人文关怀、人性风采,通过开展团结、帮助、引导、教育工作,把非公经济人士团结在工商联周围。同时,要为非公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匡正舆论、澄清视听的作用,树立典型,宣传贡献,表彰先进,不断提高工商联在非公经济人士中的形象和凝聚力。
3.加强调查研究。协商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无论是事关全局的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民生问题,还是工商联所联系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商会和会员企业建设中的问题,情况都很复杂,往往是既受制度、环境、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又受思想观念、个人能动性等主观因素制约,工商联只有首先自己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才能指导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开展调研,从而在参政过程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工商联搞调研必须立足本职,紧密结合工商联的服务工作,有选择地对重点 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深入实际,抓住热点,了解民意,吃透政策,掌握实情,弄清问题的本来面目,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必须从政府部门、相关的行业或个别企业多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深入分析研究,撰写出有份量的议案、提案、发言、报告,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