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履职创新 反映民情尽责
发布时间:
2009-08-06 信息来源:邵阳市政协 作者:新邵县政协主席 周少臣
根据会议安排,我现就我县政协工作基本情况和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开展情况向与会各位领导作个简要汇报。
一、我县政协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是2007年11月换届的。换届以来,我们在市政协和县委的领导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履职尽责,促使全县政协工作呈现出活跃有序、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回顾换届以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深入调研,履职能力有新提高。调研建言,一直是我们着力加强的一项工作。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围绕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先后开展了20多次专题调研活动,形成了多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其中《关于一个产业的生死抉择》的调研报告,在全县产生了较大反响,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荣获省市政协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和新邵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征文一等奖。二是拓宽渠道,民主监督有新举措。围绕增强民主监督实效,我们采取多项举措拓宽民主监督渠道。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在建的新邵资江塘口大桥宽度问题,以资政会的形式实施民主监督,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充分肯定,对新邵资江塘口大桥作出了增宽决定。此外,我们还先后对县农开办、县卫生局、县工商局、县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工作进行了集中民主评议;由县督查室牵头,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带队,深入各承办单位进行了5次集中督查,推动了委员大会发言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办理落实,并定期编辑《提案工作专报》,发放全体政协委员和县直各部门;从2008年起,民主监督员由聘改派,首批已对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等8个部门统一委派了32名民主监督员。三是认真组织,解放思想大讨论有新成果。主要是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推动全民创业”这一主题,在全县率先启动解放思想大讨论,广泛开展了“政协委员谈解放思想”专题讨论征文活动,面向广大政协委员征集了一批高质量的优秀征文,有多篇在《湘声报》、《邵阳日报》等新闻媒体发表,其中《增强实干精神,发挥“江河效应”》一文获省一等奖、《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政协工作》获县一等奖。四是与时俱进、自身建设有新成效。主要表现为:宣传信息和理论研讨工作富有特色,《关于推进政协工作社会化途径探讨》获省政协优秀论文三等奖、市政协优秀论文二等奖,并先后在《人民政协报》、《湘声报》等媒体发表宣传信息稿多篇,扩大了政协工作影响力;政协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对乡镇政协工委、各委员活动组实行目标管理,缴纳风险抵押金,做到半年一督查、一讲评、一通报,年终考评,兑现奖罚;通过在广大委员中广泛开展“三心三当”争先创优活动,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按照“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聚人心,加强自身建设”的总体要求,将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以百分制的形式,量化到各委室和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文史资料征集出版工作年年有成果,编辑出版了新邵文史第14辑《铭记——新邵县抗冰救灾专辑》,第15辑《筱溪之光耀三湘》正在编辑,将于年内出版。
我县政协工作能有所发展、有所推进,得益于市政协的正确领导及各位领导的关心重视,也得益于新邵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中共新邵县委切实加强和改进了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县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做到了政治上关心、组织上领导、制度上保障、经费上保证、工作上支持。
二、我县社情民意工作开展情况
反映社情民意是新时期人民政协的一项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政协新章程把反映社情民意列入了“参政议政”职能的内容。新一届的新邵县政协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创新。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了把社情民意收集起来,反映上去,成为服务县委、县政府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直通车”。
今年,我县报送的《规范土地流转,遏制土地抛荒》、《关于大力推动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建议》被邵阳市政协《社情民意》第1期采纳,《规范土地流转,遏制土地抛荒》还被省政协《社情民意专刊》第30期采纳,专报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向县委、县政府定期报送《社情民意信息》已成为一种制度,坚持了多年。总结近年来我县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1、提高认识、强化职责。认识到位是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前提。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基础。县政协七届以来,我们建立了主席亲自抓、常务副主席分管、秘书长负总责、信息工作人员具体操作的工作机构,并制定了工作制度,明确了责任和目标;在政协的全委会、常委会、主席会和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经常强调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求每一位政协委员和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视察、调研、座谈、走访活动中,注意收集各界别人士的意见和愿望,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具有全局性、前瞻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归纳整理后,以信息的形式报送县委、政府;县政协每年都要下发《关于继续做好社情民意工作的通知》,要求委员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作为自己的职责来对待,每个委员每年至少报送一份以上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
2、讲求实效,突出特色。政协具有联系广泛、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等优势。我们所反映的信息不但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还要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要让党政部门采纳后能产生实际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发挥政协优势、突出政协特色,原汁原味地反映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在实际工作中,着重围绕“意见要有新意、视点要有高度、反映要能及时”的“三要”目标,在吃透“上情”、掌握“下情”、反映“实情”上下功夫,及时反映全县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力求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具有前瞻性、超前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尤其是反映的意见要中肯实在,建议提出的措施切实可行,运用的方法科学得当,以确保政协社情民意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3、拓宽渠道、精心捕捉。政协的社情民意,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我们广开渠道,收集信息。一是通过各种会议集中收集社情民意。对全委会、常委会、主席会议和专门委员会会议上的委员发言及时加以梳理,将委员发言中一些有价值的呼声和意见作为社情民意信息报送有关部门。如:《让群众真正吃上放心食品》的信息,是在七届三次全会上反映的问题,信息中提到我县偏远农村现已成为“三无”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集中倾销的市场,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完善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和标准;对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加大惩处力度;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体系。县委书记立即批示,“食品安全是一件大事,我完全赞成该委员的意见。请卫生局、食品药品安全局、工商局、质监局在这方面多联合行动,加大检查、监管、惩治力度,建立顺当的长效机制,确保百姓吃上放心食品。”二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充分利用视察、调研、走访等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亲眼看看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亲耳听听群众的呼声和愿望,对捕捉到的具有全局性的,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的问题,以社情民意的形式一事一报,引起领导的重视、及时解决有关问题。如:县政协委员在视察过程中发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县返乡农民工达6万多人,形成了农民工返乡潮。我们了解情况后,及时向县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报送了《关于大力推动我县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县委书记及时批示:“这块工作请政府组织相关部门研究。”三是挖掘委员提案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委员的提案是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提出的,多数提案内容充实、立意准确、建议具体,是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的真实、具体的反映。但提案从立案到交办、办理、答复,有一套规范的程序,有一个运作的周期。有些提案反映的问题带有时效性、倾向性、苗头性的特点,如果按正常的程序来办理,会因时效而减弱其效用。因此,我们从收集整理立案的提案中选出群众关注、时效性强的提案,快捷、及时地转化成社情民意信息,向党委、政府建言,为百姓解忧,发挥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直通车”作用。